1. 首页 > 原版周公解梦查询 > 文章页面

第七识与开悟(佛教中第七识第八识)

如何开悟 想要开悟的七大元素

大家好,如果您还对第七识与开悟不太了解,没有关系,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第七识与开悟的知识,包括做梦第六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,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梦境中的第六识是不是妄想~`何谓:第六识 第八识人总共有几识

妄想二字,在佛教中并不是贬义词;而只是相对于“真实”而说。妄想之所以“妄”,是因为它本身具有“不如实”、“虚妄不实”、“暂时有”、“生灭变易”、“不恒常”等体性。而第六识,无论在清醒、梦中、乃至中阴身;都本具“妄”的特性;乃至念佛的念头,也是“妄想”。这是相对于“真心”而言;因为真心永不生灭、如如不动;所以是“真”。未悟凡夫,起心动念,无一不是妄念。悟后菩萨,转依真心,起心动念既无造作。

开悟的七大元素,你拥有几个

楼主所说的情况,不仅是第六识,还与第七识有关;第六识在每一世都不同,死后都会断灭;下一世的第六识,是由真心出生的另一个意识心;而第七识却有“恒”的体性;只要不入涅盘,第七识就会“恒常不灭”(涅盘境界,前七识断尽,只余第八识)。所以,第七识会随无始劫以来的“习气”流转,若是楼主宿世与佛菩萨有过供养等因缘,梦见佛菩萨也不奇怪。甚至有佛菩萨入梦进行开示。当然,这是宿世善根显现,也可能预示未来发生的事;其中微妙,悟后乃知;楼主不可起贪念,妄图了知;其次,就算真有佛菩萨入梦,也不可起慢心,自认超于常人;作为凡夫,先圆满信根,发菩提心为第一要事。贪嗔痴念,正是凡夫应当修除的“习气”(还是第七识)。印光大师说:“众人皆是菩萨,独我一个凡夫”;古来净宗大德,常以“造罪凡夫”自居;我等何敢有一丝一毫慢心?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
佛家所说八识,一般包括以下内容:1、眼识——眼睛——色(形象);2、耳识——耳朵——声(音声);3、鼻识——鼻于——香(

香奥之气);4、舌识——嘴巴——味(各种味道);5、身识——皮肤——触(感受冷热痛痒);6、意识;7、末那识,又叫污染识;8、

阿赖耶识。

在此八识中,有一个共同的心识,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,那就是意识。例如:一幅图画,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,

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、留恋、回想等心理活动者,却是第六识——意识在取决;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,同样的眼识作用后,其第六识

——意识却发出厌恶、排拒等心理活动,这便证明了:人的意识不同,故反应不同。由此可知,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,而每个人的

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,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!平常我们说:“我想……”或“我喜欢……”、“我不要……”等等,其实都是第

六识——意识的活动作用。

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,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,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,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,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。可

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。例如:某人时常称赞你,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,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。例如: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

的利益;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,自己是最好的等等,这正是“我执”的作用,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,也叫污染识。为什么叫“污

染识”?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,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,诸如恩怨、忧喜、爱恨、善恶、好坏等,所以也油然使人

有贪、嗔、痴、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,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“心魔”。

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,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,这便是“业”或“业因”,当人走完一生时;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,全

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,随着转生他界。阿赖耶识是梵文,意思是含藏,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。由于业

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,跟着人转世轮回后,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,一幕幕重演出来,因此常人所称的“灵魂”,往往就是指第八识

了。

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,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,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,物质界或精神均是,绝无一成不变的,时刻都在变化、

生灭!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,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——业因,也时刻在搬出果实——业果。或行为感受,同样是瞬息万变的,在刹那的

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,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,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,正是在其相续不断,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,

便不是潮流了。
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

与张志成先生聊聊146 重蹈灯下黑之琅琊阁 第055集 有关第七识意根问题的辨正 下

联系我们

Q Q: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